课堂观察:走向专业的听评课(摘要)
来源:崔允漷
发布时间:2014-12-22 10:47:00
查看次数:
二、现场听课
听课的过程就是收集评课证据的过程。需要依照事先的计划及所选择的记录方法进行。
1.进入课堂
最好在上课开始前就进入教室,选择能观察到学生学习的位置,否则只能看到教师教的情况,看不到学生学的情况。
2.课堂观察的进行
上课开始后,观察者应该立即进入记录状态,对所需的信息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记录。
3.记录方式
利用课前制定的量表,记录所观察到的行为,包括:行为发生的时间、行为出现的频率、师生言语或非言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、关于观察对象其他行为的文字描述。如果有条件可以借助音像设备记录音像资料。
听课时的重点是听、看教与学的情况,尽可能的记录观察到的信息,为评课搜集和记录证据。对于观察者的现场感受和思考,能够记录的也记录下来,但是,一定要与观察到的信息区别开来。
4.辅助观察
根据听评课计划,利用问卷调查、访谈、文献调查等做好辅助观察。
三、课后评价
课堂观察结束后,双方都应该认真参加课后会议,进行评课。会议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。
1.会议遵循的原则
会议开始后,双方都应抱着“对话”的研究心态,就具体的话题开展平等、民主、专业的讨论。每位观察者都应该遵照“开诚布公,崇尚分享;尊重隐私,澄清误解;就课论课,提升专业”给被观察者一定的反馈信息。
2.课后说课
课后会议观察者不要急于宣读 观察记录,为保证讲课者有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感想和感觉。会议的第一项议程应该是讲课者的课后说课。因为课前会议已经有了说课,因此,课后说课主要是结 合授课实际,说教学执行情况。即对教学设计与授课进行分析、总结,找出问题,提出改进措施,从而优化课堂教学。
3.观察者评课
由于评课就是作出基于证据的解释与推论。所以,观察者在讲课者说课后,应该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,依据课堂记录有理有据的与讲课者平等对话。
4.评课报告
课后会议后,被观察者需要撰写一份反思报告,围绕一定主题,有选择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或行为变化过程。
主持听评课活动的人,要根据活动过程和证据,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写出评课报告,报告中要充分肯定讲课者的优点,同时给出改进教学的建议和对策。
- 相关文章
- ·浙江省高中英语阅读教研现场会纪要10-21·尖子生培养工作要点10-16·考试季,我们如何做精神贵族?03-29·英语报刊教学进入网络时代11-26·教师如何写试卷分析及试卷讲评课步骤02-08·一线教师理论学习的困惑09-21·魏书生:课下“五个一分钟”与课上“十条”11-10·可观察/可检测/可操作的教学目标设计12-07·名师是“打造”出来的吗?01-29·教师之间听课,到底听什么?01-12
- 最新文章
- ·教师最大的内耗,就是喜欢和“差生”较劲!03-20·可观察/可检测/可操作的教学目标设计12-07·教学参考︱新课标六个关键词对教师的挑战12-01·教学相关 | 教师如何写教学反思11-23·有效课堂教学的10个策略(最全指南)11-19·教师在深度学习中如何发挥作用?| 观点10-27·好老师一定是自己栽培自己10-27·教育写作的“11345”秘诀10-27·英语课后:学好英语需要的就是高效重复09-16
- 阅读排行
- ·管建刚致青年教师16条建议05-31·永远不要说你已经尽力了!08-23·老师和家长都后悔知道的太晚的教育金规03-18·课堂观察:走向专业的听评课(摘要)12-22·高中英语试卷分析范文07-10·学校常态的教育价值03-17·听评课的4个维度:20个观察视角,68个观察点11-01·教师一生100个好习惯01-30·教师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01-07·教师应聘试讲注意事项12-30
点击这里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